露底是指由于漏涂而使被涂物表面未涂上涂料,俗稱缺漆。蓋底不良是指涂料經涂裝干燥后,涂膜太薄露出底材顏色的現象。易產生此類缺陷的涂料有著色顏料含量少的涂料和顏色鮮明的涂料等。
?
露底和蓋底不良產生的原因
1)涂料配置時比例選擇不恰當,顏料含量過低或顏料遮蓋力太差,或使用透明性顏料。
2)使用前,未充分攪拌,導致沉降的顏料未被攪起或攪拌不均勻。
3)底材處理未達到要求,主要體現在清漆在木器涂裝中。
4)施工時,稀釋劑添加過量等導致施工粘度偏低。
5)涂裝時,漆膜過薄,在刷底、面漆不同顏色的色漆時,面漆只涂了一遍,并有漏涂現象等;噴涂過薄或噴涂膜厚不均勻。
6)底、面漆色調反差太大,如在深色底漆上涂淺色漆。
7)基底凸凹不平,導致涂膜厚薄不均或漏涂。
8)打磨過度,打穿漆膜。
?
如何防止露底和蓋底不良?
1)選擇合適的原材料 (可參照總遮蓋力方程)和適當的比例,提高涂料的遮蓋力,例如白色顏料不用氧化鋅或硫酸鋇等而選用鈦白;增加涂料中顏填料的用量,涂料應使用同一廠家同一批次的產品。
2)涂料在涂裝前和涂裝過程中應充分攪拌均勻,保證涂料分散良好,并有良好的穩定性,尤其是顏填料在貯存過程中易沉底,應充分攪拌使桶底的硬結也分散進入涂料。
3)對木器底材,可先涂刷少許較濃的蟲膠漆作為底層,再涂裝涂料。
4)涂裝前,注意調節好涂料的施工粘度,稀釋劑不能加入過量,總加入量不超過涂料總量的 5% (質量分數)。
5)涂裝應仔細,防止漏涂。噴槍或刷具移動速率要均勻,注意每一次涂裝邊緣,應當在前面的幅度邊緣上重復 1/3,且搭界的寬度應保持一致。
6)適當調整底漆與中漆、面漆的色差,對于金屬底色漆,由于其噴涂很薄,中涂顏色最好與面漆相近;當底材顏色與面漆顏色相差過大時,為保證遮蓋力,可薄薄地多涂刷一道涂料。
7)涂裝前基底應處理平滑。
8)打磨時避免磨穿。
9)使用滾筒施工效果較好,可有效減少或避免此類弊病的發生。
10)對輕微露底者,可用毛筆或漆刷蘸涂料補勻;若大面積出現星星點點的露底時,可用細砂紙將該漆膜打毛,除去灰塵后,重新涂裝;對不能蓋住底色的,可重新涂裝一道面漆。